勞動金像獎—再現勞動尊嚴
王醒之(左下角工作室負責人、輔仁大學心理系兼任助理教授)
勞動金像獎已辦理10屆了!我何其有幸能在今年透過全國徵件活動、在多元視角的敘說中不斷見證勞動者的尊嚴。不論是工地裡高空作業的板模工、穿梭大街小巷的清潔隊員、水裡來火裡去的打火兄弟、或是一天十二小時的計程車運匠、全年無休的餐飲業廚師、生產線上的電子作業員、甚至公務機關櫃臺後面無血色的約聘僱人員等,說到底,好像都是一口飯的問題。但這口飯,值多少?
我們都在勞動商品化的世界中長成,吸氣吐氣之間,都是資本主義製造,在這樣的大秩序裡,要把一個關於「勞動價值」的故事說明白向來就不容易。因為,勞動一直以來只有「價格」而少有「價值」。在勞動力零碎化的浪潮下,我們的勞動價值從八零年代以來,早已被一個個浪頭拍碎,以件計、以次計、以日薪計、以時薪計……。
今年二十餘部入圍決選的參賽影片對我而言,無疑是一個「再發現」的過程,幾乎每一部作品都可以讓觀影人重新發覺那些早已習以為常、無色無味的勞動秩序,並且無以迴避地直視那些在產業變遷、動盪中的勞動身影們。包括你、我自身。此刻的臺灣,實質薪資已經倒退了15年;在全國850萬受僱勞工當中,有大約350萬人的月薪不到三萬元,80萬人的月薪不到兩萬元。總體來看,有七成受僱勞工月薪不到四萬元。這當中則包括了九成年齡低於三十歲的青年!
因此,我們可以在《機器人夢遊症》與《澳洲的夢》當中看到全世界的年輕人都在面對青年貧窮與低薪的世代難題,拼命想擺脫窮忙族的厄運;我們也可以在《水蛭很多的地方》、《尋找照顧正義》、《外勞優與憂》與《守護》等片當中看到原住民、新住民與移工們如何在勞動力市場的邊緣、在主流文化的邊緣掙扎泅泳。
勞動者除了討一口飯的無奈之外,還有爭一口氣的問題。無論是產業的沒落,或是人的落寞,都遮掩不了我們在勞動中努力朝向、肯認勞動價值的意志,哪怕現實中勞動價值早已殘存無幾。因此,我們可以在《被偷走的七天假》裡聽見勞動者對藍綠政黨的吶喊、在《金鳳的少女時代》中看見那個活在大夜班裡的女性勞動者對過往的緬懷,同時,更不能忽略《九零后打工妹》嘗試傳達出勞動剝削與家庭發展間難以釐清的糾結;儘管這是三個截然不同的敘事取向,但卻都真真實實的共存在臺灣基層勞動者身上,都想要用力說:「我一輩子的勞動不只是換取工資而已!」
這就是勞動價值。
偏偏,當我們翻開經濟果實分配的帳本時,就會發現2008年景氣略略復甦之後,臺灣新增加的GDP並沒有反映在薪資漲幅上;2008金融風暴後全臺派遣勞工人數反而暴增。勞基法的修法非但跟不上就業市場的變化,公部門反而帶頭大量任用派遣、鼓勵非典型勞動,對於違法的廠商放任不管,在有限的行政手段下只能用擴大勞基法適用範圍來因應(比方說人力派遣業納入),但又在各種政治現實下沒辦法加強勞動檢查……。
所以,這就更凸顯出《火裡去的人》、《穿梭在病房間的愛》這兩部影片中警消、醫護、社工等第一線社會服務勞動者在重大災難事件發生時的重要性。除了經濟性勞動,他們也提供著社會性、政策性的勞動。這顯然不能純以薪資論之。然而,這些勞動者跟其他受僱者一樣鑲嵌在日益崩壞的勞動體制中,處境已經異常艱難。
今年這些傑出的影像作品,不只是歷史記錄,更是現實揭露;不只勞動中的剝削與控訴,更有勞動中的人性與傾訴;在內容上,從都市到偏鄉、從兩岸三地到國際移工、從勞動體制到政策角力、從勞動底層到青年貧窮、再到原漢並陳,在在都拉出了一個複雜而流變的勞動光譜,用影像見證著大時代的勞動群像(與斑斑血淚),珍貴而真實;不斷提醒著我們,就算未來的經濟秩序、生產韻律被科技與資本催動得飛快,勞動者終究會為自己的勞動價值找一個傲然的立足之地。
勞動金像獎今年將邁入第11個年頭,如果你還沒看過,建議你可到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勞動影音專區(網址:https://reurl.cc/DZly06)觀看,如有勞工教育相關公益撥放需求,可洽臺北市政府勞動局。這些影片記錄著你我的身影,也召喚著屬於你我的勞動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