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友善育兒
家庭、企業、社會一起永續發展
得人資源整合有限公司創辦人/臺北市政府性別平等委員 蔡淯鈴
今年農曆年後,隨著疫情過去,經濟活動再起,各行各業普遍感受到人力不足。台灣因著少子化、高齡化的人力缺口窘境,在疫情遞延三年之後,於今年大發作。企業在尋覓人才的同時,如何增進現有同仁幸福感、組織承諾感,讓他們能樂在工作、跟公司一起長久發展,是當前人力資源管理的熱門議題。
「感受到主管支持」顯著提升同仁的組織承諾感
根據最新本土實證研究發現,主管對於工作家庭議題所給予的支持,給予同仁(常態或是緊急時的)彈性工作安排、情感同理,能顯著地同時提高同仁的幸福感以及組織承諾感。在此同時,企業的種種育兒措施(如:彈性工作、財務資源、照顧假、托兒協助、講座及支持團體等)也都各有效用。
資源來源:《職場友善育兒研究》,2023,國立臺灣大學王麗容教授與得人資源整合有限公司
一直以來,輿論在談到工作家庭衝突所造成的困難時,從歐美經驗來看,專家學者最常提起的,是上述種種育兒措施。但在最新的本土研究裡,我們看到主管支持超乎所想地重要。在同仁面臨窘境時,主管給予的情感關懷或是實質幫助,都能夠有效地舒緩壓力,給予同仁幸福感。
在後疫情時代,主管支持的溫暖,企業文化的展現日趨重要。在這個體驗經濟當道,人們對體驗、對相互關係越發看重的時代,在職場日常裡,主管軟性支持比公司金錢資源更有力量;這件事非常值得大型企業、中小企業關注。在日常主管訓練裡,公司若能置入相關課程:讓主管認識工作家庭衝突議題、並明確掌握公司的相關資源跟政策,並且習得關懷問話的技巧,將可以幫助他們帶人帶到心,大溫暖大幸福。
夫妻共親職:讓職場支持幼兒父母
在同一份研究裡,透過量測,我們看到:沒有小孩者、有六歲以下小孩者、小孩均大於六歲者各自的處境。他們感受到的主管支持不同,個人幸福感不同,組織承諾感也不同。在台灣傳統文化裡,男性、女性仍面對不同的社會期待,在照顧責任上,女性的負擔明顯較重。這反映在下方圖表:
•沒有小孩的女性感受到最多主管支持;有幼兒時,她所感受的主管支持陡降;一直到孩子都大於六歲了,才整體回升。
•當男性有幼兒時,他所感受到的主管支持是生涯裡最高的。
•從幸福感來看:當沒有小孩時,男性、女性的幸福感差不多。但有幼兒的時候,男性幸福感上升,女性則是陡降。當孩子大的時候,兩性的幸福感都持續上升,比沒有孩子時更高。
在日常生活裡,我們注意到男性比女性更傾向結婚、生孩子。在社會習慣裡,有些老派企業也喜歡聘用有孩子且孩子大了的人,認為他們對組織承諾較高。在此研究裡,我們看到了這些印象確有其實際根據。但它們也說明了當前少子化的困境,從沒有小孩到有幼兒的變化,女性需要男性的支持:在家庭裡,夫妻協力共親職甚為必要。在職場上,主管、同事的支持非常關鍵。
透過企業內的主題講座與親職團體,公司能協助預備婚育、或是育有幼兒的同仁做好心理準備,學習知識與技巧,並且讓他們跟同樣生涯階段的同事們相互連結成群,互相陪伴。這對年輕同仁、對公司、對社會的永續發展/ESG都是重要而有意義的活動。
(作者為得人資源整合有限公司創辦人/臺北市政府性別平等委員,多年來致力於職場友善、女性職涯等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