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臺北市政府勞動局
發行人:賴香伶 本報每月1、15日出刊
「臺北大工地@安康方案」面面觀
為何要推動「臺北大工地@安康方案」
近10年來,營造業的職災死亡災害中,竟有高達8成罹災者在工作前未曾接受營造業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顯見營造作業勞工仍普遍未接受該教育訓練。然而,工地之原事業單位也頻繁反映,由於營造業勞工層層轉包、短期性、臨時性、勞工流動性高等因素,造成實施訓練的困難;加上勞工到不同工地作業因其工作環境、工作性質不盡相同,原事業單位要求作業勞工重複上6小時教育訓練,使得勞工損失1天的工資,造成其接受訓練的意願低落,營造業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的推展面臨實際運作上的困難。
經統計臺北市104年營造業共發生18件死亡職業災害,總共造成19人死亡,其中高達17人未曾接受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顯示營造業雇主未盡到教育訓練的責任,以致基層勞工安全衛生意識不足,造成營造業的職業災害高居不下。為了化解營造業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推行的困境,本局特別推動「臺北大工地@安康方案」因應。
「臺北大工地@安康方案」是什麼
為全國首創聯合推展營造作業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並統合承攬工程之原事業單位,建構「臺北大工地」,並「聯合培育」營造一般訓練之勞工,全面提升營造業基層勞工基本工作職能與勞動作業安全意識。
「臺北大工地@安康方案」包含「臺北大工地」、臺北「職安卡」2大體系。「臺北大工地」將所有在本市的工地,視為「單一」工地。本市內所有的營造公司(原事業單位),可在本局特別建置的「臺北職安聯繫網」合作平臺上,登錄成為會員,將教育訓練計畫於「臺北職安聯繫網」申請,經本局審核同意後即可辦理訓練。營造業勞工也可自行由本市勞動檢查處、委外訓練單位所辦理之課程接受訓練;無一定雇主之營造業作業者可以由職業工會舉辦的教育訓練參加課程。
受訓勞工經測試合格者由本局發給「臺北市營造作業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合格證明」(「臺北職安卡」)。為避免授課品質良莠不齊,本局特別區分不同工種授課,分別有以下3大類:(1)「土建工程類」(假設工程、基礎工程、結構體工程、裝修(景觀)工程)。(2)「機電工程類」。(3)「營造工程師類」等訓練課程;特聘專家編輯專用教材及測驗試題;並由本局審核講師授課資格,多方面確保教學品質。
經統計,目前本市共有504家原事業單位承建1,104個新建工程,截至今年4月底,已有96家原事業單位加入「臺北大工地」、涵括516個新建工程。本市勞動檢查處、委外訓練單位及工會目前辦理共18班次,總計有1,322名勞工參訓合格。
臺北「職安卡」一卡在手 自身安全有保障
經統計營造業或其他行業,發生職災的原因皆以墜落、滾落居多。在每一件營造業重大職業災害背後,都隱含著勞工暴露於不安全環境中。臺北市在104年8月發生因施工單位未於作業前架設施工架或其他方法設置工作台,導致所僱勞工發生墜落致死意外。另某公司所僱勞工從事於高差超過1.5公尺以上之場所作業時,因未設置使勞工安全上下之設備及勞工未配戴安全帽,致勞工發生墜落致死職業災害。同年10月某公司所僱勞工在進行柱筋綁紮作業時,將合梯合攏作為移動梯並斜靠在柱鋼筋上使用,因重心不穩而造成移動梯滑動導致墜落,加上作業附近地面之拆模孔四周裸露之預留鋼筋尖端未設防護設施造成其胸部遭鋼筋刺穿,經送醫急救仍宣告不治。在上述職災案件中,可以瞭解到因勞工欠缺自我保護之安全觀念,及雇主未於作業前設置安全設施等因素而造成死亡職災的發生。
近年來,營造業職業災害雖有下降趨勢,惟其重大職災在全產業幾乎占了7成以上。檢視國內歷年營造業重大職業災害報告內容,同樣的職災情境仍一直重覆發生。一旦發生職業災害事故,不僅勞工個人身心健康受到損害,其家庭亦連帶受到衝擊及影響,而且勞工到不同工地作業,因工地作業環境未能完全一致需重新適應,這也是本局推動本方案之營造作業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的關鍵,藉由受訓使勞工將「勞動安全」意識確實深耕於內心,亦使勞工能自動自發將安全的觀念及行為落實於工作中。
擁有臺北職安卡不僅在「臺北大工地」內可立即從事受訓結業之「工種」作業,受訓資料還可以登錄在「臺北職安聯繫網」,供營造公司依其專長優先洽詢僱用,可以提供業主與勞工朋友隨時查詢受訓狀況及提供就業媒合。職安卡除了登載受訓紀錄外,亦是張悠遊卡,可提供勞工隨身攜帶使用於大眾運輸系統。
墜落為死亡職業災害主要原因之一,雇主應加強工地開口之防護設施、營造工地經常有物體自高處掉落,或勞工作業時跌倒之情事,雇主除應事先採取防護措施外,亦應提供安全帽等個人防護具供勞工確實戴用;原事業單位除施工管理外,對於承攬商應確實執行安全衛生管理,事業單位應加強查核,隨時注意工地安全。本局將於7、8月進行臺北市營造工地勞動檢查專案,查核勞工是否完成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另一方面事業單位也應進一步做好防範職災工作,並確認勞工是否完成受訓,以保障勞工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