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民就業需求的趨勢分析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社團法人台灣新住民家庭成長協會理事長楊文山
「臺灣新住民」是一個多元族群與文化的集合體。過去臺灣社會的新住民配偶以女性、來自中國大陸、東南亞為主體,然而根據最新的數據,男性新住民在過去幾年內增加了快兩倍之多,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歐美、東亞男性成為臺灣女婿,定居臺灣。
圖一顯示2000年至2004年間在臺灣的大陸與東南亞女性配偶達到歷史上的高峰,佔全國婚配20%以上,表示在這段時期,臺灣每四對婚姻中,就有一對是新住民配偶;此後比例逐年下降,尤其在最近三年疫情期間,每年大約不到八千對的外籍配偶移入臺灣。受到國家內部人口的性別失衡因素影響,近年韓國、中國大陸也積極在東南亞尋求婚配對象,可預期未來進入臺灣的東南亞配偶人數將持平,不再繼續增長。根據內政部移民署最新數據,目前全國外籍配偶人數為57萬5千人,居住地於臺北市者大約有6萬5千人。如果將大臺北都會區與桃園市合併計算,則有將近42%的新住民配偶居住於此地區。新住民配偶的社會適應、家庭生活福祉,也成了各級政府單位必須重視的重要市政議題。
圖一:、外籍配偶婚配數及比例表,1998-2016
根據數次的移民署新住民調查數據,新住民配偶的年齡分布逐漸擴大,從2003年以25歲至34歲為主,到了最近2018年的調查,新住民平均年齡達到50歲左右,並以居住在臺灣長達10年到20年為多數,佔整體新住民人口的52%。隨者年齡的增加,中高齡新住民的人生軌跡,不僅面臨就業問題,也將面臨配偶離世、財產繼承,與長期照顧服務需求的個人問題。
臺北市的新住民配偶就業需求,大致上與臺灣整體新住民就業需求相同,根據2018年調查顯示:新住民勞動參與率達到71%,比國人平均參與率高12%,且新住民的失業率為1.22%,遠低於國人的3.9%。且居住於臺北市的新住民,失業率遠低於鄰近的新北與桃園市,不到1%,也低於全國平均水準1.2%。整體而言,全體新住民的失業率與居住臺灣長短相關,未滿3年失業率為3.6%,一旦新住民適應臺灣生活後,失業率就持續下降;居住滿15年至20年者,失業率僅為0.8。新住民就業工作型態以製造業、住宿及餐飲、批發及零售業為主,僱用型態中76%受私人僱用;52%新住民的工作收入約為2萬至未滿3萬元。臺北市的新住民,也以服務及銷售工作為主;在就業問題方面,大約有28%新住民有遭遇工作困難,東南亞新住民面臨的困境主要為語言溝通不良,多發生在居住未滿5年的族群;大陸地區新住民則是隨著來臺時間越久,工時長、就業環境不友善,就業困難越多。
基本上,新住民的求職管道以臺籍親友推薦(40%),以及在臺親友推薦(23%)為主,但也有16%新住民從事自家經營的行業;許多新住民因為語言溝通、中文書寫能力弱求職困難,或是受雇主以無身份證為由刁難、受到職場岐視等原因,不易找到工作。其實,新住民對於職業訓練有相當高(30%)的參與意願,其中,來自東南亞或是大陸地區的新住民最希望接受餐飲、美容美髮類的職訓課程,並有很高的創業意願;來自其他國家的新住民則偏好資訊、觀光、商業的職訓課程。高達54%的臺北市新住民希望參與創業培訓課程,且46%有尋求創業顧問諮詢、與創業貸款補助(57%)等需求。由於大臺北地區為全國首善之區,較有創業發展潛力,市府對於臺北市是新住民的創業需求,可以多加著墨。
作者本身也有輔導新住民姊妹創業的經驗。過去,新住民姊妹以餐飲業、美容美髮為主,不但可以補貼家用,也可以積累資本,過程雖然辛苦,但若能創業成功,可以帶來不錯的收益。最近幾年來,許多新住民姊妹積極投入於網路創業與銷售,在許多網絡創業的培訓中,能發現新住民姊妹對於手機網路的使用相當熟練,但當要改用電腦上網時,就較為吃力,因此常在訓練過程中遭遇困難而放棄。此外,新住民姊妹對於母語教學、通譯培訓課程也有高度需求,故未來在設計新住民姊妹職業培力上,可以多方增加這些類別的培訓課程。
臺北市與臺灣社會都面臨少子與高齡化的問題,新住民移入將成為彌補臺灣逐漸流失人口的重要機制。臺北市居民需要建立共識,重視新住民對於臺灣社會的貢獻,將臺北市共築為新住民宜居、就業發展的多元友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