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人工智慧對工會之挑戰
美國康乃爾大學產業及勞工關係博士/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副教授
中國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副教授/前勞動部部長
潘世偉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將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定義為“一套以機器為基礎的系統,能夠依據人類所要求之特定目標,進行預測、建議、或者決策,以影響真實或虛擬的環境”。AI 能夠影響環境,依據既定之目標生產出結果(可以預測、建議或決定)。可以運用機器或人類建立之資料導入,以察知真實及或虛擬環境,或將這些資料抽象化,以自主或是人工的方式,經由分析建立模組(例如:經由機器學習)以及運用模組之導入,模擬可能的結果選項。AI系統的設計,在操作上是能有不同層次的自主性。
未來人們可能與機器人並肩工作:亦即AI將處理需要較多體力或是重複性、經常性,以及那些較無趣的工作,讓人們有較多時間從事較具創意且更策略性,經由掌握資料所做的決策。雖然科技幫助人們改善工作並不新鮮,但麥肯錫顧問公司已指出,由於遠距工作以及持續自動化,在2030年以前,全球將有近億的勞工必須轉換,找尋不同的職業,也就是大約今日加拿大與義大利人口的總合(3801+5955萬)。
未來就業機會所需的技能是值得探討的。究竟哪些技術有用?已有研究指出,社會與情緒技能具有顯著的需求。再加上先進的認知技能,包括批判性「明辨性」的思維、決策能力,以及統計能力等,是被認為必須擁有的名列前茅的技能。研究指出,在自動化、AI以及機器人當道下,高階技術當然會越來越重要,雖然那些需要人力以及體力技能,以及基本認知能力的工作將會減少,但對於情緒與高階認知技能的工作需求將會成長。一個越是自動化、數位化、以及動態化的勞動市場,任何產業或職業的工作擁有可以滿足下列三種條件的基本技能,都會更具勞動市場的競爭力,包括如何在自動化系統以及智慧機器能做的之外增加自己的價值、能夠在數位環境下工作、以及能夠持續性的把自己調整到新的工作方法或新的職業需求。
AI 的普及化對工會的挑戰是多面向的:從正面觀察,新科技增進某些技能或職業的勞工生產力,並催生新市場、新產品、新服務、降低中小企業與新創企業進入市場的障礙,而增進各行業對勞動服務的引伸需求。從負面觀察,則是新科技可能使某些人力工作面臨被自動化技術取代的危險。由於「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等技術的發展,被取代的工作不必然是技術含量最少、所需教育程度最低的工作。新科技也會促進平台經濟,而可能使「承攬合約」或「群眾外包」的勞務提供方式局部代替正式的勞雇關係。新科技一方面創造新的價值,提高某些人或整體的所得,另一方面,網路科技的人力代替和人力互補效果,都可能使就業占比或相對薪資出現兩極化的現象。
政府當然有責任解決弱勢勞工保障的問題,但這更是工會需要超前佈署的課題。焦點在於如何增進勞工適應網路經濟的能力,並為弱勢勞工提供安全保障。工會在其組織、行動以及政策上皆應思考以下課題:
1.工會是否關注並提高職業訓練對市場變化的敏銳度,以增進勞工適應網路經濟的能力。
2.工會是否關注正式教育體系對市場變化的反應彈性,吸納非正式教育體系的能量,以增進新世代勞工適應網路經濟的能力。
3.工會必須強化就業安全的保障,協助「無雇主」勞動者集體談判權。
4.工會必須關注弱勢勞工基本生活保險的制度安排,政府如何為「無雇主」勞動者提供「可攜式」失業保險、職災保險。
5.工會必須注意商事及勞動法規彈性化的發展,一方面是否提供邊際勞工更多的就業機會,但一方面亦須重視是否降低工作者之勞動保障。
6.工會亦須重視改善投資環境以助長企業競爭的政策,以求間接增進就業並提高人力品質。
7.工會應該積極參與社會對話,支持擴大政策制定的諮詢管道,開放資料,廣納眾人智慧。
8.工會勢必要建立更團結的組織,建立對產品及勞動市場的專業認知能力,關注更多元結構下的勞工需求。
圖說:優良工會評鑑委員實地訪視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