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職能,新機遇:新住民技能提升與就業支持
臺北市職能發展學院
根據內政部移民署統計至113年底,臺北市新住民有67,561人,他們因婚姻等多種因素離鄉背井來臺,除需要適應不同國情、語言及職場環境外,許多新住民還常面臨語言不通、家庭責任、學歷認定等各種挑戰,使得他們無法從事原有職業,多選擇門檻及薪資較低的工作或處於待轉職的狀態。
臺北市職能發展學院提供一系列的職訓課程規劃,從體驗營課程、初階職能進修、職前訓練(培育)到進階職能進修課程,讓民眾能依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培訓模式。在尚無就業方向時,可先挑選自身有興趣的體驗營課程,探索不同職業領域;接著可選擇基礎門檻較低,時數也較短的初階進修課程試試水溫;而在明確了解自身就業需求後,則可進一步參加以就業為目標的職前訓練(培育)課程,培養專業技能,對於新住民等特定對象,於甄試時可予以加分,參訓期間亦可領取職業訓練生活津貼,協助其安心參訓提升技能,訓後順利銜接就業;若是具有一定基礎能力,也可參加進階進修課程來進一步提升專業。
此外,職能學院也針對新住民規劃專屬的體驗營及優先班,協助強化職能與拓展就業機會。例如,開辦「AI幫你寫歌」與「金屬線編織—能量瑪瑙項鍊」等體驗營,讓新住民探索AI工具及金屬飾品創作,進而有機會朝向AI技術或文創產業領域邁進。另外學院亦透過自辦及委外辦理方式開設「試算表函數應用」、「美容美體舒壓人才養成班」等新住民優先班,培養數據分析應用與辦公室技能,以及完整的美容美體技術訓練,並提供多元職類的培訓課程,為新住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協助其職涯發展。
圖說1-AI幫你寫歌體驗營上課情形.jpg)
圖說1:「AI幫你寫歌」體驗營上課情形
圖說2-美容美體舒壓人才培訓班上課情形.jpg)
圖說2:美容美體舒壓人才培訓班上課情形
另外職能學院亦有錄製(e-learning)線上課程,並陸續將單元課程之技能檢定注意事項轉譯為新住民常用語言字幕,例如113年有「烘焙食品」、「中餐烹調」及「飲料調製」3門丙級檢定課程轉譯為越南文、印尼文、泰文、英文4種語言,提供新住民無障礙學習模式,協助順利考取證照為職場加值,後續也將錄製更多元的線上單元,課程影片可於臺北e大(https://elearning.taipei/mpage/)、臺北市職能學院YouTube平臺(https://reurl.cc/M318zX)觀看學習。
而對於在職的新住民勞工,為鼓勵其持續精進技能,職能學院訂定「促進勞工職業技能補助辦法」,凡符合辦法所訂之新住民勞工(不具雇主身分),參加勞動部推派之國際技能競賽、勞動部主辦的全國技能競賽、臺北市政府勞動局主辦之技能競賽,或取得甲級、乙級技術士證,於獲獎日或技術士證生效日起3個月內,向職能學院提出申請,最高補助10萬元,詳情可參閱臺北市職能學院官網(https://www.tvdi.gov.taipei/)。
臺北市職能發展學院提供新住民職訓及就業支持,無論是開設多元職訓課程,協助提升原有的專業技能,或是學習新的職業能力,還是轉譯多國語言的線上課程,協助訓後考取證照,進一步獲取技能補助等,職能學院讓新住民擁有多元就業可能,開創更多職涯機會,實現新住民的職能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