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05/15

勞動臺北電子報第194期

發行:臺北市政府勞動局

發行人:高寶華 本報每月1、15日出刊

勞動紀錄片多元典範的探索:從勞動金像獎歷年得獎作品談起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鄭怡雯

 

       台南藝術大學榮譽教授井迎瑞老師,多年前曾提出紀錄片的「多元典範」,他認為紀錄片是一種影像策略,該策略因應目的不同,可以主要區分為六種典範,分別是紀錄片作為一種藝術創作、政治行動、歷史紀錄、美學實驗、研究方法與教育方法。[1]在多年教學與研究的積累下,井老師希冀透過多元典範來重新思考紀錄片做為一個學門的理論與方法,進而拓展觀看紀錄片的視野。而回顧勞動金像獎自2007年開辦以來,從平民美學、擺盪在業餘與專業之間、到現在專業化取向的三階段發展變化,期間選出近兩百部影片呈現的類型,巧合地正與此處提及的多元典範相呼應。

 

       勞動金像獎開辦之初,揭櫫以「創作民主化」與「平民美學」為方向,因此當年徵件設定為5-10分鐘的短片,旨在透過片長來降低門檻,讓更多民眾加入以影像來說勞動故事的行列。這樣的發展,與2000年後當時的文建會意識到在社區總體營造下「社區影像」的重要性,陸續於各地開辦社區影像培力課程,獎勵社區居民透過影像創作來錄在地文化特色,表達社區生活經驗,促進社區參與有其類似的精神。在這樣的初衷下,勞動金像獎前幾年的得獎作品中,確實可見多部由工人掌鏡訴說自己生命的勞動故事。這類影片乍看之下敘事簡單,卻可窺見鮮明的勞動意識。以得獎影片《車牛ㄟ一天》(張通賢,2007)、《我的家庭我的愛》(賴宇泰,2008),以及《我還有一隻手》(林淑真,2008)等為例,這些影片都是出自工運組織者陳素香推動「工人影像實驗工作坊」的轟拍系列學員作品,而工作坊舉辦先後是在當時的倉儲運輸業工會聯合會、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以及TIWA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的組織脈絡下來進行,正是有著這些工會以及勞團組織的支持與合作,教工人拍片說故事的影像工作坊才得以能成形,而過程中學員產出的影片,陸續出現在勞動金像獎早期的得獎名單中。這類的勞動影像,與以紀錄片做為一種「教育方法」的典範不謀而合,該典範重視的是紀錄片製作過程中的教育意義,因此重點不是在於如何教導製作一部紀錄片的方法,而是從「過程」中發展出某種教育方法,而這幾部影片,正是誕生在以影像來進行工人培力的脈絡下,構成了勞動金像獎早期「平民美學」階段的一道特殊風景。

 

       此外,在平民美學階段也不乏出現由當時勞團組織工作者拍攝的勞動者影片,包括《司機爸爸》(莊妙慈,2007)以及《烏將要回家》(黃惠偵,2009)等,這些與台灣工運脈絡有所交會的影片,與紀錄片做為一種政治行動的範式,不遮掩地表達運動的立場,有某種程度的相近。然而隨著時間推移,這類具有濃厚階級意識的影片,逐漸地淡出了勞動金像獎。在維持短片的徵件架構下,勞動金像獎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由電影台製播的節目,包括來自大愛電視台製作的「小人物大英雄」、「台灣站起來」等節目單元。這類影片多採新聞報導式的敘事結構,以介紹不同行業的「百工圖」來呈現各行業勞動者不為人知的辛勞為主軸。這類得獎影片,或許可視為類似歷史紀錄的範式,但以文獻史料的觀點視之,影片敘事結構則過於精簡。相較最初的庶民紀錄取向,到了這個階段已擺盪在業餘與專業(報導)之間,逐漸出現了質變,也透露著勞動金像獎走到了必需轉型的時刻。

 

       2016年勞動金像獎出現明顯的改變,當年徵件條件改為30分鐘以上的長片,並大幅提高獎金,讓這個過往鮮少受專業影像工作者 (電視台製播除外)青睞的徵件賽,出現了專業化取向的根本轉變。從2016年蕭立峻導演的《機器人夢遊症》後,首獎片長從1-2個小時不等,在在都是敘事成熟的大片,並浮現出更多是以紀錄片作為藝術創作的典範類型,亦即影片將真實的元素,透過影音的組合剪輯來進行具有巧思的安排與再現。再者,伴隨著影片時間的拉長,也出現了完整性極佳的歷史紀錄典範作品,比方2018年首獎盧昱瑞導演的《水路-遠洋紀行》,以日記式的航程紀錄,鉅細靡遺地呈現遠洋漁工的勞動過程即為代表。又儘管2018年再次降低投件片長門檻,但到了這個階段,即便是得獎短片也已走在專業取向的道路上,充滿美學實驗的作品亦陸續浮現,例如《臨時工》(許慧如,2019),以臨時工來「演出」臨時工,嘗試藉此反映勞動者處境的影像;另外也能從《牛耕米之味》(陳寧及顏子惟,2019),以接近人類學研究的方式,紀錄著主角從事傳統與牛共耕的勞動學習歷程,看見研究方法範式的嘗試。

 

       從勞動金像獎三階段的發展變遷,帶出勞動紀錄片多元典範光譜的同時,卻也看見了早期得獎影片背後其所蘊含教育方法範式的消逝。但本文重點並不在於比較各類典範的孰優孰劣,而是希冀能夠透過各種典範,來開啟對於影片背後連結的影像策略之探索。不同策略反映了勞動影像如何與社會對話的殊異路徑與觀點,而勞動影像典範該如何轉移或是開拓,在勞動金像獎即將邁入第17年、走入專業取向階段轉眼已屆8年的當下,或許亦不失為再思忖的好時機。

 

圖說:許慧如的作品《臨時工》,非典型紀錄片的拍攝手法,聘僱三位真正的臨時工來「演出」臨時工,廢棄工廠的空間便是舞台,藉此反映勞動者處境。

 

[1] 六種典範說明可參見以下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o-frOD1BdI

  【Why工作How生活】勞動權益桌遊在校園推廣實況

臺北市政府勞動局桌遊巡迴推廣講師劉皓   

 

       臺北市政府勞動局致力於推動勞動教育校園扎根,因應108新課綱強調素養導向的課程與教學方式,開發全臺首款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的桌上遊戲─Why工作How生活,透過「為什麼要工作?」與「如何好好生活?」兩大核心概念貫串遊戲體驗,將勞動關係、勞動權益、職場認識、職涯發展等真實勞動現況融入其中。

 

       Why工作How生活是一款看似平凡但玩起來卻衝突不斷,能看盡人生百態的桌遊。

 

       在校園帶領活動時,通常第一回合帶著同學完成,中間適時補充各角色設定的原因,並提醒同學要考慮如何做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後面二到五回進行時,同學基於角色功能的限制或特長,真實的職場現形記就此展開。

 

       遊戲中可以體驗到勞資之間緊密又微妙的關係,因為當每個學員漸漸感受到總經理(資方)的權勢地位與自身的不對等,想要爭取更多的加班薪資的困難,以及職員間因為懷孕或年事高不事生產而需要幫忙分擔工作任務有所不滿,當進一步想組織工會時可能會遇到同事們更傾向完成自己的幸福指數,而不願意浪費時間或金錢在工會成立上;反之有些組別【職員】們團結起來組成工會並與總經理協商獲取更好的勞動權益。

 

       除此之外,遊戲還能讓學生提早體驗職場的氛圍以及下班後須兼顧家庭的兩難,要利用空閒時間來完成個人的生活目標與進修是非常不易的。「老闆,我想提早下班!」、「老闆,為什麼他能提早我不行?」、「你們做這麼少工作還想加薪哦?」、「董事會說不發加班費我有什麼辦法?」、「我要去勞動局申訴哦!」、「工會會長我們罷工吧!」這些都是學員們從遊戲中發生的對話,每一段都是發自內心的聲音。

 

       透過遊戲中的體驗教育,讓學習更深化,使他們分享出令人深刻的例子:「每天顧著上班沒辦法過生活,還是月光族一枚!」、「家人生病又沒時間陪伴,下班還要帶小孩,好辛苦!」、「我開局就是還債人生又遭遇工傷,但最後竟然成功買房!」、「總經理能強迫別人加班和壓榨員工好爽!但也有業績壓力。」遊戲後,學員的反饋非常真實,這不是單從講述型的課程中能產生的。

 

       從學員遊戲後的心得分享中,我歸納出此款桌遊的學習點:

  1. 勞工權益:勞工的申訴管道和勞動三權(團結權、協商權、爭議權)
  2. 勞資雙方換位思考:總經理與員工各有不同的立場與目標,了解彼此的難處
  3. 生活平衡:發現全然投入工作與認真過生活中的平衡點
  4. 勞資溝通談判:盤點談判籌碼,了解雙方需求,進而共創雙贏
  5. 職場問題解決:老闆苛扣薪資、工作分配等問題,找到適合的解決方法
  6. 職場倫理:在團體中互相尊重與團隊合作,適切地投入時間與精力
  7. 認識自我職涯人格特質:了解自己在面臨上述問題時的內心想法並如何因應

 

遊戲有趣又有意義,時間掌控是非常重要,以學校兩節課共100分鐘來安排如下表

         

       若為企業場次,通常安排時間為90分鐘,則可縮短學員心得分享及講師總結的時間,以力求遊戲完整體驗為目標,因為後續會安排90分鐘的勞動法規專題講座,內容能回扣遊戲歷程。

 

       另外桌遊規則為了體現生活與職場所面臨的狀況而設立,故需花上較多時間理解,若能以生活化的情境來理解規則便不會太難懂。教學時依循上表的流程再搭配遊戲盒中附贈的光碟內有教學PPT,多練習幾次即可上手。

 

       總得來說,「Why工作How生活」是一款適合高中以上人士體驗生活與工作平衡和學習勞動法規的有趣桌遊。

 

圖說:講師至校園帶領勞動權益桌遊【Why工作How生活】體驗活動 

如果您對本電子報有任何建議, 歡迎來信至 E-Mail:labornewspaper@gov.taipei
本信箱僅提供讀者對本報編排、文稿、主題之建議,有關勞資問題請上本局單一陳情系統https://hello.gov.taipei/Front/main

勞動即時資訊請加入勞動臺北粉絲團


本電子報歡迎轉載,僅供非營利目的使用,轉載時請務必註記來源為「勞動臺北電子報」,另請讀者切勿以歪曲、割裂、竄改或其他方法改變原作文字,如有前述行為致有損害原著作者名譽之疑慮者,依現行著作權法規定,須自負民、刑事責任。